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措施清单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0/09/23 | 专栏 : 承德落实政策

各县(市、区)、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德高新区管委会,御道口牧场管理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和省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6〕44号),建全完善我市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进一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经市政府同意,在全市实施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措施清单。一、建立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要加快推进本地本部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对监管对象信用信息的归集、整理和共享能力,归集、整合本系统、本行业企业信用信息,实现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要及时将涉及企业的信用信息提供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归集于企业名下。归集到企业名下的信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及时交换至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承德网站并动态更新。二、加大信用信息公示力度大力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全面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制度。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单位要将涉及企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在7个工作日内通过政府网站公开公示,并及时归集推送至信用河北和信用承德网站及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予以公示。三、完善失信企业信息推送程序各联合惩戒发起单位(失信信息提供单位,下同)要按照本部门企业信用记录和失信企业惩戒制度,建立失信企业信息推送机制,在按规定公示失信企业信息的基础上,要采取文件传输方式,每月向同级相关联合惩戒实施单位抄告应实施联合惩戒的对象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号、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列入联合惩戒原因、惩戒期限等,以及对其他严重失信行为负有责任的投资人及相关人员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违法性质、处理结果等信息。同级有关单位负责落实职责范围内的联合惩戒措施,对属于上级对口单位职责范围内的惩戒对象,及时逐级向上报送。四、严格落实联合惩戒措施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单位要在日常监督管理、行政许可、采购招标、评优评先、公共资源交易、资质等级评定、定期检验、融资、安排资金项目等工作中,查询、应用国家和省、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北)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主动收集涉及本部门本行业严重失信企业名单和失信记录,并依据收集到的失信企业信息及联合惩戒发起部门抄告的失信企业信息,按照《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措施清单》,依法依规实施职责范围内的联合惩戒,努力构建以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用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协同监管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五、建立信用修复机制联合惩戒措施发起单位和实施单位要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确定各类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期限,明确信用修复规则和办理程序。各有关单位在收到失信企业的信用修复申请后,要认真组织核查。对于已经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符合修复要求的,可按本单位有关规定进行信用修复,并及时将信用修复结果推送至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失信企业信用修复结果生效后,有关单位对该企业采取的失信惩戒措施应予以解除。六、落实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措施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异议处理、投诉办理、诉讼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在收到企业异议申请或投诉后,及时告知惩戒措施发起部门,惩戒措施发起部门要在收到核查通知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核实,经核实信息有误的应及时更正或撤销,核实无误的继续执行,核实结果及时向申请人或投诉人反馈,同时推送至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息核实期间暂不执行联合惩戒措施。因错误实施联合惩戒措施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恢复其信誉,消除不良影响。七、强化督导考核建立联合惩戒效果定期通报机制,市直各有关单位要每半年将联合惩戒发起、实施情况通报送同级发改和市场监管部门。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企业信用联合惩戒工作督导考核机制,定期对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惩戒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推动工作不力的,要通报批评或约谈主管负责同志。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2月27日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2月27日印发

文章搜索